当前位置: 首页 > 一中新闻
“法官来了,我们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
作者:何佳玉  发布时间:2023-05-12 16:33:33 打印 字号: | |

为深入推进辖区诉源治理工作,回应群众多元解纷需求,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日,市一中法院联合潼南区法院、潼南区劳动仲裁院赴潼南区工业园区现场化解一批劳动争议案件,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殷其龙、黄大勇,市人大代表张春梅等,部分潼南区代表委员受邀参加活动。


△调解现场

△代表委员观摩调解

2022年11月,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与黄某等31名员工就欠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问题发生争议。多次协商无果后,劳动者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向潼南区劳动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市一中法院民四庭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针对案涉人数较多,可能引发衍生诉讼等情况,该院法官决定提前介入,联合潼南区法院协助潼南区劳动仲裁院开展适法研判、矛盾化解工作。

△法官、仲裁员组织当事人调解

“太好了,法官来了,我们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5月6日下午,市一中法院民四庭副庭长乔小勇带队,联合潼南区法院、潼南区劳动仲裁院,组织双方当事人在潼南区工业园区内进行联合调解。调解现场,法官与仲裁员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围绕款项性质、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焦点问题进行引导释明,耐心释法并妥善平衡双方利益,经过反复协商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受邀代表委员全程观摩了此次现场调解过程,并对审裁共治、多部门联动以调解方式化解群体性纠纷的做法表示肯定。

△法官向群众派发普法宣传手册

为达到“调解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调解结束后,审裁部门还就地面向园区企业和职工代表,以案例讲解、现场答疑、发放普法手册等形式,开展劳动争议等多个领域的普法宣传活动。

△就园区职工提问进行答疑

近年来,群体性劳动争议频发,该类案件涉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民生问题,系诉源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基于劳动争议仲裁前置规则的存在,此类纠纷具有前端化解的可能。对此,市一中法院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落实调、裁、审衔接机制,联合辖区基层法院、人民调解组织、仲裁院等,努力将纠纷化解端口前移,不断形成治理合力,力求将矛盾风险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此次活动也是市一中法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一中法院将持续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新模式,优化调、裁、审衔接机制,重点关注劳动争议纠纷相关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做到提前预判、全面评估、在先化解,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供司法动能。




 
责任编辑:一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