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5日,市一中法院邀请4名全国人大代表、19名市人大代表及4名市政协委员视察重庆法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及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代表委员先后前往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区、永川区、两江新区、江北区和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以现场观摩、观看直播、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相关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4月24日,代表委员一行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参观了市集成电路产业展示中心,在璧山区参观了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刀片电池”生产线,观看了“车载便民法庭”巡回审判汇报短片,听取司法保护专利权的情况介绍。在永川区,参观了全国最大的科技影棚、永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重庆云岭茶业公司生产车间,观看了市一中法院“乘着‘云巴’聊知产”普法宣传网络直播,听取了司法保护著作权、知识产权纠纷联合调处和司法保护商标权及地理标识的介绍。


4月25日,代表委员一行在两江新区参观重庆“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听取司法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一带一路”介绍。在江北区重庆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观摩调解员利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线上调解,听取相关汇报。在市一中法院参观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并参加意见征求座谈会。
座谈会上,代表委员对重庆法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及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意见建议,市一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卢君带领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听取意见建议。卢君院长表示,市一中法院高度重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辖区两级法院将在市高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全面落实“精、细、常、实、新”五字要求,用好全市法院重点联络活动和市一中法院“代表委员基层行”联络品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沟通渠道,不仅要坚持“文来文往”,更要加强“人来人往”,始终做到“常来常往”,努力为代表委员依法履职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服务保障,以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新进展助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点评
刘 平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专业化审判水平不断提升,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希望重庆法院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继续为创新创业主体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我市“一号工程”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陈 玮
全国人大代表

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市一中法院以网络直播+深入科技前沿的形式,展示了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亮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创新,助力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产出等方面大有裨益。
殷其龙
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法院主动深入企业园区,精准分析不同园区司法需求,针对性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宣讲,提供法律风险提示,实实在在为企业办实事,切实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体现了法院在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的努力,效果明显、值得称赞。
朱炳清
市人大代表

本次活动展示出重庆法院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的力度和决心。法院注重技术调查,聘请技术专家,建立技术鉴定、技术辅助和技术陪审等机制,在知识产权集中管辖的基础上,设置巡回审判站和线上审判,既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又体现司法为民温度。
朱举华
市人大代表

作为企业代表,我们确实需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护航。专利需要耗费多年时间和大量经费,比如某项高新技术,我们研究了六年才实验成功,才有新的订单。知识产权充分保护,我们才有信心把事情办下去,去投资布局未来产业,实现企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黄 文
市人大代表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充分运用信息共享和云上共享法庭技术开展远程调解、远程庭审,让数字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不仅高效解决纠纷,也减轻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和负担,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议法院加大普法宣传进校园力度,提升社会公众法律信仰。
蒋佩佚
市政协委员

市一中法院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优良传统,审理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时最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破产重整案件,组织过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央视全程庭审直播,聚焦虹桥垮塌案。在法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驱动下,希望不断改革创新,取得更好成绩。
喻开渝
市政协委员

市一中法院在审判工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方面均位于全市法院前列。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虽然才成立一年多,但是已经作出了很多特色亮点,成绩满满。建议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可以更多引入理工背景人才参与审判,同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运用能动司法化解纠纷,更好实现创新保护发展。
蔡锡田
市政协委员

本次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市一中法院在代表联络方面的用情、用心。司法保护创新、司法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工作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建议在中小学开展法治课堂,多打造典型案例,以案代教,提升普法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