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不朽的英魂,似曾相识的历史
——荷兰人物传记片《海军上将》观后感
作者:杨青烨  发布时间:2017-06-20 11:21:57 打印 字号: | |
  荷兰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鲁伊特(或译勒伊特、奈特),这个名字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生僻的。但是,对于军事历史迷,尤其是海军迷而言,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兰伯特在他的经典普及史著作《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中如此描述1665至1673年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始终无法在海战中彻底打垮荷兰,这说明荷兰经济自身有很强的恢复能力,而且英国财政其实也很虚弱。此外战列作战是有局限性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荷军统帅德•鲁伊特的出色表现。”

  这段来自敌人的评价可谓酸爽无比,哪怕隔着纸张油墨外加未必出色的翻译,读者也能轻易感受到史学家那压抑不住的民族感情。在英国,德•鲁伊特这个名字是与拿破仑、邓尼茨并列的,英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敌人,在英伦三岛以“恐怖者”之名为人所熟知,大概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能止小儿夜啼”。中立的历史学家认为,德•鲁伊特是能够和纳尔逊并列的,“风帆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将领”。

  2015年,这位荷兰民族英雄的传记片《海军上将》(又译《米歇尔•德•鲁伊特》)上映。这部篇幅巨大,制作精良的电影是集荷兰举国之力拍摄的巨制,也是电影史上规模最宏伟的海战电影之一。上映时,该片在荷兰一票难求,击败众多好莱坞大片荣登票房榜首。曾有人说,要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这个民族的历史人物传记片来看。因为传记片不仅仅是历史人物身平的记录,更能透露出制作者对于历史本身的理解。而这种对历史的理解,正是民族共识的基础。看懂一部承载着民族共识的传记片,也就看懂了这个民族。

  地处莱茵河三角洲的荷兰是一个面积4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在历史上荷兰并非文化输出强国,和中国的交集也并不算多。对于绝大部分国人而言,对荷兰的印象恐怕多来自它的足球队,要不然就是风车、郁金香和围海造田。文艺爱好者可能知道17世纪盛极一时的荷兰小画派。历史爱好者会知道那段事件荷兰曾经是垄断全球海洋贸易的“海上马车夫”,侵占过台湾,还曾经向明王朝倒卖过大炮。但除此之外,人们甚至对于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不甚了了。传记电影《海军上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个独特民族的窗口。

  《海军上将》开场那场张力十足的海战,正是第一次英荷战争中最后一场海战——斯赫维宁根海战。德•鲁伊特在此战中是荷兰海军一名胆略过人的舰长。他虽然其貌不扬,打起仗来却无人能挡。他单舰杀入英军重围,救出了荷兰海军指挥官老特罗普上将的旗舰。但不幸“荷兰海军的灵魂”老特罗普仍被英军狙击手击中,伤重不治。在弥留之际,老特罗普将德•鲁伊特召唤到身前,对他说:

  “政客就向风向,变幻不定。”

  这句没头没尾的遗言,拉开了荷兰政治纷争的大幕。

  荷兰共和国是由7个省份(实际为8个,但德伦特省因太穷而免税)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又称联省共和国。在17世纪初,荷兰共和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共和国特征的国家,以开放、包容、高效与富裕挺立于欧洲。在《海军上将》开头,新任荷兰首相德•维特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

  “我们依靠2万多艘船穿梭于大洋之上。为什么英国人要封锁我们的航路?因为我们是自由的荷兰人!大国认为我们的小国太富有、太成功、太自由。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共和国。在这里,所有人都能自由的选择他们的自己人生,我们自己决定如何崇拜上帝,没有哪个领导人比国家本身更重要。英国人嫉妒我们的自由,我们的自由让他们恐惧,因为我们准备好了为自由而死!因为我们的自由是靠自己的血换来的!这是我们的国家,一个我们征服水面赢得的国家,一个我们依靠在乡村和城市,在小岛和大陆辛勤劳动挣得自己快乐的国家!”

  这段议会戏同样展现出共和国尖锐的政治斗争。当时荷兰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两派政治势力。一派为以奥兰治亲王(意为橙色,也是荷兰国色的由来)为核心,由传统贵族组成的奥兰治派。他们领导了荷兰独立战争,初代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被尊为荷兰国父。至今他的颂歌仍是荷兰国歌。荷兰独立后,威廉一世的弟弟、儿子和孙子先后担任荷兰共和国元首——执政。因此,荷兰共和国又被称为奥兰治王朝。欧洲封建国家常常称奥兰治亲王为“荷兰王”。

  1650年,时任执政威廉二世因天花猝死,其子威廉三世在其父死后八天才出世。另一派政治势力,主要由航海资本家组成的共和派趁奥兰治派群龙无首之机改组了政府,在事实上废除了执政制,由议会选出的首相执掌大权。之后,奥兰治派一直在谋求恢复威廉三世的执政地位,甚至加冕为王。

  尽管德•鲁伊特希望解甲归田以陪伴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但在目睹了荷兰海军因指挥失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洛斯托夫特海战中惨败之后,安娜却动员德•鲁伊特重批战袍。“国家都没有了,家庭怎么能平安呢?”抱着这样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德•鲁伊特临危受命,接受首相德•维特的任命,作为荷兰海军总指挥官出战。德•鲁伊特大胆改革荷兰海军弊端,引入战列线战术,建造现代化战舰,建立正规化舰队,一改荷兰海军任侠勇猛却又自由散漫的风气。在号称“风帆时代最伟大海战”的“四日海战”中,德•鲁伊特以精妙绝伦的指挥将英国舰队分割包围,一举击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敌人,扭转了英荷战争爆发以来荷兰的不利局面。他还首创专业化的海军陆战队,并率领他们通过一场精彩的夜袭,突破泰晤士河水道的重重防守杀入伦敦。荷兰舰队在泰晤士河横行三天,劫走了英国的黄金储备,焚毁了英国舰队,俘虏了英国海军的旗舰“皇家查理”号,使之成为英国海军数百年不堪回首的奇耻大辱。至今“皇家查理”号上的船雕仍收藏在阿姆斯特丹,记述着荷兰共和国光辉的顶点。

  虽然德•鲁伊特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共和派与奥兰治派的纷争却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从内部威胁着共和国。早在德•鲁伊特整军备战期间,年仅16岁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就已经代表奥兰治派,开始在军队中争取影响力。在荷兰海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同时,奥兰治派却把威廉三世送往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宫廷中做客。欧洲贵族通过彼此间的联姻往往沾亲带故,威廉三世就是查理二世的侄子。可以说,全欧洲的贵族都处在一张由血缘关系结成的关系网络当中。贵族之间的联系要远强于贵族与普通百姓间的联系。正如威廉三世所言,他的朋友不是瑞典的国王,就是德意志王侯。在伦敦的宫廷里,查理二世大力向自己的侄子灌输“朕即国家”的思想,以扶助威廉三世登上王位为诱饵,试图收买威廉三世。而在德•鲁伊特的舰队里,老特罗普的儿子小特罗普则是奥兰治派的代表。这个勇敢而鲁莽的将军满怀着立下不世战功以取代德•鲁伊特的勃勃野心。在北福兰角海战中,小特罗普为了争功,率领后卫舰队轻率出击,结果牵乱了荷兰海军的阵型,导致荷兰海军大败,将好容易到手的制海权拱手让给英国。

  共和派领袖,首相约翰•德•维特不仅是一名忠于职守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数学家和金融奇才。他的金融技巧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帮助荷兰始终维持着健全的财政,而英国却在巨额军费开支、伦敦城大火、鼠疫和德•鲁伊特的轮番打击下逐渐陷入财政崩溃的窘境。最终,耗尽国库的英国被迫与荷兰议和,部分取消了《航海条例》。荷兰取得第二次英荷战争的胜利。

  但在战后,德•维特却暴露出其基于共和派党派利益的短视。为了削弱奥兰治派,他无视德•鲁伊特关于法国正准备进攻荷兰的警告,解散了荷兰国家陆军,并天真地希望荷兰与英国、瑞典等封建国家签署的同盟协议能够共同约束好战成性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德•维特大大低估了欧洲封建国家对共和国的敌意。而满腹怒气的奥兰治派则试图通过更加彻底地出卖国家利益,引狼入室为自己抢班夺权创造条件。共和派与奥兰治派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收到来自路易十四的巨额贿赂后,英王查理二世背着自己的议会撕毁了与荷兰的同盟条约,与法王一起向荷兰宣战。德意志明斯特大主教与科隆大主教等国见英法围攻荷兰,亦加入战争试图一同瓜分荷兰。第三次英荷战争暨法荷战争猝然打响。在陆地上,荷兰的城堡在法军统帅沃邦发明的新式攻城法面前不堪一击,法军长驱直入。在海洋上,英法联合舰队直逼荷兰海岸,试图从荷兰背后登陆,一举灭亡荷兰。共和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德•鲁伊特再次辞别家人和朋友,率领舰队准备作战。但在他身后,灭国的危机让荷兰上下人心惶惶。部分民众开始抱怨德•维特削弱陆军导致国家陷入危险,一些人寄希望于威廉三世能够像他的曾祖父一样拯救国家。利用这种情绪,奥兰治派炮制了一场针对威廉三世的未遂刺杀,将罪责诬陷到德•维特身上。在奥兰治派的煽动下,阿姆斯特丹发生暴乱。德•维特被暴民抓住,这个尽忠职守,领导荷兰打赢了第二次英荷战争的首相竟然惨死在私刑之下。死后更遭分尸示众。德•鲁伊特的官邸亦遭受冲击,妻儿险遭不测。德•鲁伊特难过地对妻子安娜说:

  “我以前不明白老特罗普的话,现在我明白了。”

  暴动结束后,奥兰治派企图捕杀德•鲁伊特,被威廉三世阻止。刚刚就任陆海军统帅的威廉三世知道英法联合舰队正对荷兰虎视眈眈,大敌当前他必须利用德•鲁伊特的军事才能。为此,他还主持了小特罗普与德•鲁伊特的和解。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德•鲁伊特达到了军事生涯的另一个高峰。他在战场上奇计百出,四场海战均以少胜多,把英法联合舰队打得一败涂地,连小特罗普也对他心悦诚服。由于前线一再失利,本来就不同意对荷开战的英国议会向查理二世逼宫,迫使查理二世退出了战争。英国退出战争后,明斯特大主教与科隆大主教两个墙头草也分别停战。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法荷战争继续。德•鲁伊特又一次拯救了荷兰。

  陆战场上的威廉三世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通过决水延缓法军的推进,一方面通过外交努力争得奥地利、西班牙等国支持,法荷战争升级为一场欧洲大混战。在战场上稳定局势的同时,威廉三世将屠刀指向共和派。大批共和派议员被捕下狱。残存的共和派试图请德•鲁伊特出山,利用他的巨大威望制衡奥兰治派。但德•鲁伊特不愿过多参与他所不熟悉的政治斗争,更不愿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分裂荷兰军队,反而劝共和派议员要与威廉三世合作。

  尽管德•鲁伊特基于国家利益选择与威廉三世合作,但奥兰治派却忌惮于德•鲁伊特日渐提升的威望对威廉三世产生威胁。在“国无二日”的思想下,威廉三世通过提拔表彰小特罗普的方式打压德•鲁伊特。德•鲁伊特向威廉三世提出辞职,威廉三世却反而要求德•鲁伊特向自己效忠。这一次,德•鲁伊特爆发了。他痛斥威廉三世煽动暴乱,谋害德•维特,大搞个人专制。二人彻底决裂。

  威廉三世将德•鲁伊特派往地中海战场,与西班牙海军一同对抗法国海军,但却只给了他12艘船。显然,这个所谓的地中海任务只是将德•鲁伊特调离荷兰本土并让他在地中海送命。1676年4月22日,荷兰舰队在西西里岛之战中因西班牙海军临阵脱逃被数量众多的法军战舰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德•鲁伊特不幸中弹。旗舰“伊恩德纳赫德”号挂出象征主帅阵亡的黑旗。法国海军停火,鸣礼炮向这位17世纪最伟大的海军上将致以崇高的敬意。

  德•鲁伊特的灵柩被送回阿姆斯特丹。在他的葬礼上,共和派与奥兰治派前所未有地站在一起,共同悼念这位伟大的英雄。

  影片着力塑造了德•鲁伊特、德•维特、威廉三世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德•鲁伊特是一个典型得有些理想化的战争英雄。他在战场上智勇双全,战无不胜,在战场下公忠体国,爱护士卒,因此赢得了军人的拥护,对手的敬畏以及荷兰人民巨大的爱戴。在政治上,他秉承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却对政治敬而远之,对政治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成为他悲剧的重要原因。很多国人看过《海军上将》之后,都感叹德•鲁伊特和中国的岳飞实在是太相像了。

  德•维特作为一名资产阶级政治家,代表着荷兰在17世纪那些引以为傲的进步因素。民主开放的政治环境,开拓进取的企业家思想,不拘一格的用人态度,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这些荷兰共和国最美好的品质都在德•维特的身上集中体现出来。但同时,他身上也有着党派政治的狭隘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后,奥兰治派煽动的暴民将他私刑处死,让人不由得想起袁崇焕的结局。德•维特的死是荷兰政治的极大倒退,也预示着共和国的衰亡。

  相比起德•鲁伊特和德•维特,威廉三世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人物。他和他所代表的奥兰治派处于封建贵族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间形态。在《海军上将》这部电影中,威廉三世一方面展现出作为民族国家领袖的气节与胸怀。他决策果断,手腕强硬。他拒绝查理二世的招徕,反对奥兰治派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但另一方面,威廉三世又有着传统封建政治家冷酷自私的特点。他为了自己上位纵容奥兰治派煽动民众暴动,杀害德•维特。他上台后大肆捕杀反对党,大搞独裁统治,为了巩固统治甚至不惜自毁长城。他还是一名同性恋者,但为了政治盟约娶了查理二世的女儿。在历史上,威廉三世于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夺取了英国王位,并继续兼任荷兰执政,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开创者和荷兰的复兴者载入史册。

  尽管由胜利者编写的史书将威廉三世描述为明君雄主,荷兰也在1680年代迎来了回光返照般的复兴,但后世历史学家们却说,在德•鲁伊特阵亡后,荷兰海军迅速走向了衰落。威廉三世倒向英国的政策导致欧洲海权和金融中心均逐渐向英国转移,荷兰则沦为英国的附庸。进入18世纪以后,荷兰共和国经历了漫长痛苦的衰落过程,终于在18世纪末被拿破仑灭亡,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才以王国的形式复国。

  如今,我们通过这部现代荷兰人所诠释的电影,重温那一段铅华洗尽的历史,惊异地发现是如此地似曾相识。阴险自私的政客,狭隘短视的党争,高尚爱国的勇士,被出卖的英雄......所有这一切都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找到对应的故事。四百年时光褪去,帝王将相的荣光早已杳无踪迹,但荷兰人仍然涌入电影院追忆荷兰曾经的荣耀,悼念永不磨灭的英魂,正如中国人对岳飞、文天祥、于谦等民族英雄永远的敬仰。

  电影结束了,眼前浮现出2015年习近平主席会见来访的荷兰首相马克•吕特时的情景。妻子说,那位首相先生一副精明商人的模样,一眼就让人想起电影中的荷兰首相德•维特。有人说,民族是由历史记忆所凝成的。德•鲁伊特、特罗普、德•维特......这些共同的记忆塑造出了荷兰这个民族,正如对岳飞与文天祥的记忆塑造出了我们这个民族一样。
责任编辑:一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