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下乡
作者:夏强 发布时间:2017-03-30 10:05:39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我清楚的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全县开展“扶贫攻坚”活动,选派一批年轻人下乡蹲点,我被派到一个比较偏僻的乡。当时交通不便,乡场镇不通客车,要先坐客车到区场镇,再搭便车到乡场镇,如无便车,就只有步行2个多小时的路程。
乡里安排我蹲点的村叫小龙村,距乡政府3公里远,没有公路,只有陡峭的山路和乡间小道。第一次去村上是乡里驻村干部带我去的。一路上,驻村干部非常热心的给我介绍了很多乡里村里的风土人情。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和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摸底填表,并做一些宣传发动工作。才参加工作,没什么职务,老乡都亲切的称呼我“夏干部”。当天在一个社上开动员会,老乡们热情鼓掌欢迎,我把县上的会议精神作了通俗易懂的讲解。第一次坐在台上讲话,看着台下洗耳恭听的老乡,也不怎么紧张。仔细想来,当时干群关系真的很融洽。中午在社长家吃饭,菜品至今还记得:一盘老腊肉、一盘韭菜炒蛋、一钵泡菜土鲫鱼、一簸箕炒花生、一盘炒青菜、一个萝卜素汤,还上了点散装苞谷酒。在当时生活仍很困难的乡村,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招待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足以让我终身难忘。
小龙村地处偏远,老百姓以普通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贫困人口较多。但当地老百姓相当淳朴,都渴望早日脱贫。我每到一处,他们都很配合。早上在乡里吃过早饭就去村上开展工作,中午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饭。有时下午返回乡里天晚了,老乡就给我做个“火把”,也就是砍几节粗壮的竹筒,顶端一节灌满煤油,插上卷好的报纸,点火即可,一般可以燃上一个多小时,供我照明回到乡里。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清新,虫声唧唧,偶尔还能听见远处的几声狗叫。我没有感到害怕,也没有感到寂寞,感受得更多的是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和喜悦!
有一天下午,在一个社上开完动员会,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没法赶回乡里,村干部就安排我在一位社长家里留宿。社长全家非常热情,一边帮着烤干淋湿的衣服,一边张罗干净整洁的被盖。晚饭后,情真意切的给我讲了很多农民的生活现状,请我将情况带回县上,供领导作决策参考。一晃多年过去了,我和这位社长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近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目前,我供职的潼南,已经撤县设区,5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5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在重庆率先脱贫摘帽。
我当年蹲点扶贫的小龙村已经彻底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公路不仅通到了乡里(现在已是建制镇),还通到了村社,通到了农民家中。镇上近年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洋姜,将以前贫瘠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洋姜耐寒耐旱耐涝,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制药,经济价值较高。镇政府还引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并与西南大学合作,成立研究中心,集开发、种植、销售于一体。听镇上领导介绍,洋姜在秋季成熟开花,花盘盛开跟向日葵一样漂亮,花期长达3个月,镇上还准备打造万亩洋姜基地,开办乡村旅游节,那时定会吸引不少市民前去观赏,前景非常可观!
现在回想起来,二十多年前下乡扶贫,满腔热情,浑身是劲,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经济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没能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但老乡那种淳朴善良的本质,那种渴望致富的迫切心情却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最美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