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远离都市的川西、滇西北高原旅行。一路上,雪山、森林、草场风景美不胜收,可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竟是泸沽湖畔那晚的星空。那夜我独自一人先离开了摩梭人的篝火舞会,来到湖边漫步。湖浪拍打岸边发出的声音,和着从远处飘过来的摩梭人粗狂的原生态歌声,又不断将歌声荡向湖心,只留下泸沽湖畔的空旷和宁静。没有月亮,高原晴朗的夜空中,满天繁星格外明亮,记忆中只有童年夏夜的星空和今晚一样清朗、浩瀚。仰望着这神奇美妙的星空,我突然觉得自己是这么渺小,星空和宇宙是那么伟大和神圣,让人莫名的产生一种敬畏之心;豁然间对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的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古往今来,似乎拥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大无畏”精神的人才被冠以“英雄”称号,但也有曰:“无知者无畏”。其实,有时过分的无畏源于无知而妄自尊大,如果能感知却仍然无所畏惧,那也是不畏、蔑视中庸世俗的一些“知”。胆略过人自然是好事,但在人的心中,仍应存有一丝畏惧;而且这份“畏惧”应更多地偏向“敬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外界人和事物及规则的尊重敬畏之情。
敬畏是一种认知的底线。因为少了对规则的敬畏,所以违规违纪甚至犯罪频频发生,正气不鼎,邪风肆虐;因为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所以人类正在毁灭自己,天不再蓝,水不再绿;因为少了对公正的敬畏,所以法律和正义得不到崇尚。
敬畏是一份谦和的态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孔子强调的“知天命”,就是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
敬畏是一种智慧,一门艺术,是一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严。人的一生,与历史的长河相比,就是一瞬间,倘若在这一瞬间能恪守畏惧的情怀,我们将拥有明媚的心房。心存敬畏,你绝对不会因此而卑微,反而会在困难与对手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承担着非同寻常的社会责任。法律既是显露的道德和良好的秩序,更是人民意志的表现。法官作为法律世界的国王,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中,法官应学会在履职中“仰望星空”,在“仰望星空”中心存敬畏。这份敬畏,不是谨小慎微、畏畏缩缩;而是如履薄冰的谨慎、战战兢兢地对法律事实和民意的细心发现和体察,小心翼翼的对法律和纪律的戒惧,如负泰山的司法责任。
仰望星空,心存敬畏,才能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