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唤醒心中的诗意
——《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作者:罗红  发布时间:2014-07-25 10:29:24 打印 字号: | |
  春天来了,花花草草极尽妖娆,以热烈真挚的姿态,真实地传递春天的信息。微风拂面,迎风飘过迎春花的馨香时,有没有那一刻,一种悸动、一种春心荡漾,直击你的心灵,莫名地心头涌上许多诗句,哪怕是片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无意识地吟唱中,脚步也变得轻盈。

  我无法解释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诗情,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这本书,《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

  代序中她写道:“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是啊,牙牙学语时,我们奶声奶气地哼唱“床前明月光”,学堂里齐声诵读“春眠不觉晓”。读着读着,我们长大了,于是更多诗词涌入我们的生活。忧愁时,婉约派为我们抒怀;意气风发时,豪放派为我们壮志;失意时,诗仙为我们斟一壶酒,潦倒时,诗圣拖着残病的身躯,为我们示范心系远方。如此的成长,我们怎能不在心有感悟时,心头涌动那么一两句诗词!这是中国人独有的骄傲吧,就仿佛与生俱来。

  可是,什么时候起,这些美好的意境,绝美的诗词,连同内心对美的悸动,都一一远去,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情怀,随着物质文化的急速增长,慢慢化作故纸堆。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填塞,各种媒体为了利益只负责抓你眼球,而不再传递信仰,你在各种各样可供消遣的选择中,仿佛生活越来越满,而内心却越来越盲目,自此,我们的诗情画意早已断了篇。

  我们丢失了什么?

  当我拾起这本解读古人内心情怀,展现古诗词之美的书时,我的内心安静下来,随着于丹的亦步亦趋,逡巡写下最美诗词的那些人们通彻丰满的魂灵。

  作者从古人最常寄托的意象下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一路采撷众多诗人对同一景物不同的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在对自然的感应中一一舒展,或直抒胸臆或委婉曲折。诗词独有的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字字珠玑的精炼之美,就在他们的笔下流淌,流过千古,流入我们的心底;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让我们内心无端掀起对早春的欣喜;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让我们惆怅满怀叹息时光流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让我们追赶李白的潇洒恣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让我们在苏东坡的豪放开阔中仿佛自己已英姿飒飒,蓄势待发.......于丹以她深厚的国学功底,信手拈来为我们揭开了诗人笔下的活色生香,一个个丰满的人物,从文学巨匠冰冷的名字中复活,透过诗句向我们展开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不,我不是阐述诗词之美的,他们的瑰丽我没有资格去品评,我只是在想,比起古人,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什么?到了现代,为什么我们身上再难以散发传统文化的深远气质?当儒雅成了稀缺,书香成了点缀,铜臭成了唯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需呼吁的当今,我们又为下一代留下了什么?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的多…….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的意义在于诗人将自己的感情投身在自然景物之上,用诗人自己感情的力量,迫使自然与自己生死相依,共享人间的欢乐与悲伤。”林语堂先生将诗歌称为中国人的宗教,甚至认为没有诗歌就没有中国人的存在,诗情诗心是人们对人间万物的体察觉醒。

  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现代人丢失的是什么?

  忙碌的生活,利益的追逐,我们在陀螺般的转动中,失去了自我,更不屑于无关现实的表达,诗歌成了散发酸腐气息的小情小调,反而成了人间的异类。集体文化气质的缺失,也蒙蔽了我们的心,当旅游成了必需品,我们的心就此得到了疏解和释怀吗?把心囚禁在现实的羁绊中,何谈大境界大情怀,还能体贴其他生命,感悟人生的登高致远?

  正如于丹所说,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都想拥有入世出世的超脱,有说走就走的洒脱,可是我们连对身边周遭发生的事情都漠不关心,还需要越来越多的重口味来刺激我们的感官,我们的内心还有对美的崇尚,对美的感悟,从而拥有播种美,散发美的力量吗?

  有一天我希望能从我的孩子口中飘出清新的诗句,希望她如我们的先辈,春则觉醒欢悦,夏则聆听蝉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踏雪寻诗。我想,那样的她,一定美如诗篇。
来源:行政庭
责任编辑:一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