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九零后现象
内容提要:未成年人是一个心智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这个群体既有青春的冲动和求知的渴望,同时又因其社会阅历浅、思维狭隘等因素,极易导致在人生的航程中误入歧途,或妄自菲薄,悔恨千古;或自甘堕落,同流合污。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以时代责任感予以高度重视。为了对失足者给予挽救教育,对后继者给予告戒警示,本文从“九零后”现象着眼进行分析,探求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因外因,以求解决之道。
以当下为坐标,向前推进十六年,正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正在努力完成一个由未成年向成年的青春转化。这种转化是一种人生的蜕变和成熟,是一种由不自治到自治的过程,从感性成分较多到理性成分较多的过程。
但这种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未成年人因其涉世未深、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他们敢越雷池一步而不惧,进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误入歧途。这个“误”字足以表明这个群体在心智上的不成熟,在犯罪的主观上,不能同成年人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行为常常伴随着更多的缺乏分析和判断,更多的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因此这类人犯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原谅。但当我们看到由“误”而造成的严重结果时,又每每痛心疾首。为了不让在悲剧发生之后有更多的失望和“悔不该”,就必须结合这一群体的自身特征和时代环境进行深入剖析。
一、“九零后”概念的提出
从目前的同类报刊杂志上没有出现有关“九零后”这一词语的概念,但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注意这一概念存在的客观实在以及这一群体的成长因素。
所谓“九零后”,特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因这批孩子年龄在18周岁以下,属未成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因此就以“九零后”代称。大家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是刚刚起步,那么,到了90年代,这一政策可以说已经得到全面有效地落实。“九零后”必然被赋予特殊的社会历史痕迹和时代烙印。
从某区法院2007年1-10月份受理案件涉案未成年人的年龄来看,涉案118名未成年人(不含13名18岁成年人)中十四岁2人,占1.7|2|;十五岁8人,占6.8|2|;十六七岁108人,占91.5|2|。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群中,十六七岁是最危险的群体。而这一群体大多均是90年代初出生,即所谓“九零后”现象。
二、“九零后”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起因见仁见智,事先预谋者有之,临时起意者有之,贪财者有之,“仗义”者有之。而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又大不相同,从司法实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涉及抢劫罪、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夺罪、绑架等罪名,其行为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及性犯罪等等。从审判实践来看,刑法中四百多个罪名,未成年人涉及的罪名很少,而且多为常见罪名,许多涉及职务犯罪、高智能犯罪的,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极少出现,甚至也没有可能出现,这也就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必然是可查和可认知的。以某法院2007年1月至10月少年审判庭的数据来看,该院受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62件131人,从涉嫌罪名来看,抢劫案有32件、盗窃案19件、故意伤害案8件,这三类案件占全部案件的95.16|2|,其中尤其以抢劫犯罪为甚,高达51.61|2|。下面让我们从“九零后”现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剖析。
(一)自身原因
1.心理、生理因素。“九零后”一生下来就享受着百般宠爱和过剩的亲情,在思想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思维狭隘、自私自利、意志力薄弱等心理缺陷。在家庭中,没有其他兄弟姐妹的磨合期,在他们的脑海中,别人都是围着他转,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在他们之中更多的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义务感、社会基本道德。由于这代人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对社会认识缺乏应有的警惕和思考,对法律缺乏足够的认识,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但好奇心又占据他的全部,常常伴随着激情犯罪、莽撞违法,进行所谓的“体验生活”等等。而其中尤其以男性犯罪为最。如某法院2007年1月至10月少年审判庭的数据来看,男性犯罪125人,占95.4|2|;女性6人,占.说4.6|2|.
2.情感因素。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会影响他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并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进而影响到不同的意志行为。我们知道,一定行为的发生总是伴随着生成某种情绪情感,这种情绪情感必然会对人的行为造成某种影响,有时甚至还会改变行为的性质。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无意识”地从事某一行为。有时是哥们义气,有时是单纯的打抱不平。同时,由于他们有着极强的好胜心,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于一个犯过错误的孩子,如果社会采取更多的冷漠目光,对其情绪必然产生很大的波动。相反,如果社会能够及时原谅并接纳的话,他们将会忘记过去,如同忘记昨天一样。但因为社会上对犯罪的本能敌视,对他们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一个儿童的犯罪行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他的父母,特别时他母亲对他早期本能表现方式的情绪态度”(亚伯拉罕森《谁有罪?》),家庭是子女踏入社会的人生旅程起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父母的的言行以及家庭成员为孩子成长所提供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无疑是子女健康成长的保障,但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极易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时甚至会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导火线。“百姓爱幺儿”,古以有之。但这种爱应当适度,而不是溺爱、宠爱。让他们养尊处优,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了他们。因为他们从小缺乏忧患意识,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体谅别人,一句不和即“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而酿成悲剧,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父母“养子不教”,对子女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往往借口“忙”、“疲于应付生活,无暇顾及”而推卸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偏远农村或者低收入者不惜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外出打工以寻求出路。把孩子留由爷爷奶奶教育,或者干脆让子女放任自流,出现所谓的“留守”子女。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父母行为不端,易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有些父母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过分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一切向‘钱’看”,使子女从小沾染上利己主义的思想;有些父母独断专行,心胸狭窄,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使子女狭隘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有些父母不思进取,饱食终日,致使子女从小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奋斗方向;有些父母认为读书无用不如赚钱实惠,致使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踏入社会,在难辨是非的情形下沾染不良习气;有些父母甚至本身就是违法者。在这些情况下,他们不但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反而毒害子女。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许多人受外来风气的影响,离婚现象多,因为父母离异,造成“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很难在人格上得到全面发展,常常因此对未抚养方产生仇恨,人格逐渐发生扭曲。
2.社会环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从司法实践中发现,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作案现象多。比如一个人提出去偷东西卖,得到其他人应和,使得单个人不敢为的事情有敢于去做的理由。以某法院2007年1月至10月少年审判庭的数据来看,该院受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62件131人,三人以上团伙犯罪14件62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22.6|2|,最多的涉案多达8人作案。报刊杂志上宣扬凶杀、暴力、色情等也在误导着他们的心智,社会娱乐性场所管理不完善,随便进入营业性舞厅、歌厅、游戏室,不断地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们。学校法制教育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使得他们根本无从真正理解法律的界限,难辨是非、美丑。随着时代发展,“传宗接代”、“续香火”已渐渐没有市场,这既可以说是生活所迫(抚养孩子成本很高),也可以说是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九零后”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被奉为“小皇帝”、“小公主”,视作掌上明珠。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九零后”有优越的教育条件却并不认真读书,有享受丰厚的物质基础却不懂得如何创业。在只有父母、祖父母的圈子里,他们游刃有余,被宠着、疼着,一旦踏入社会,立即变得茫然而无所适从。此时家庭的教育不仅无济于事,常常推波助澜,引起心理的急剧变化,让意志原本就不坚定的他们,选择不劳而获,选择以身试法。
三、未成年人犯罪救治
(一)预防为主,加强教育。
首先从家庭教育做起。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源头。应当认识到一个温馨和谐家庭的重要,要能够处理好父母子女的关系和有效沟通,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全面贯彻相关的教育方针,把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造一个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真正理解法律的界限。
第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不应当歧视曾犯过罪的少年,通过多种形式,传播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对社会娱乐性场所的管理等。
(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对一时认识不清,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不能一棒子打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作了较为宽缓的规定,不采取强制措施、分案移送、圆桌审判等措施在很多地方已经被广泛实行,效果较好。大家都知道,对于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处罚只是手段,教育保护才是目的,而对不同性质的案件适用专门的诉讼程序,则是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方法。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别于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的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目前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没有做专章规定。虽然有部分条文作了专门规定,但仍然不够全面和具体,操作性不强,应当进一步完善该诉讼制度。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犯罪,特别是“九零后”现象又有其特殊的时代历史原因,我们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救治这一群体的犯罪,让明天的花朵更鲜艳。
文/马修文(沙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