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县法院 研究室 龙迎涛
老年人是指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公民。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犯罪总量虽不大,但老年人犯罪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院2000年—2003年判决的老年人犯罪案件26件26人。其中,2000年审结4件4人,2001年审结9件9人,2002年审结8件8人,2003年审结5件5人。分别占当年生效判决罪犯的1.57%、2.81%、2.46%、1.54%。虽然老年人犯罪所占比例不高,但仍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拟对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探索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1、总量不大,但犯罪类型多样化。2000年,我县老年人犯罪类型为贩毒、诈骗、容留妇女卖淫、故意伤害四种类型;2001年犯罪类型猛增,增加了非法侵入住宅、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窝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选举、奸淫幼女、盗窃等七种;2002年又增加了拐卖妇女、收赃、强奸、投放危险物质等四类;2003年又增加了非法持有枪支。由此可见,我县老年人犯罪总体来说所占比例不大,但犯罪类型五花八门,涉及面广,老年人犯罪的结构和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
2、罪犯多为男性,且文化层次普遍偏低。2000-2003年我县审结的26件26人老年人犯罪案件中,男性罪犯人数占总数的76%。在26名罪犯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是初中文化有2人,仅占总数的7.69%,小学文化的13人,占总数的50%,文盲的11人,占总数的42.31%。他们多为农民或无业人员,其中农民占70%。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且多数处于相对闭塞、落后的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道德水准相对低下。
3、单独作案多,伙同作案少,侵害对象多指向妇女、儿童。总的来看,我县老年人犯罪多为单独作案,从2000-2003年来看,老年人单独作案的19件19人,占总数的73%,且侵害对象有30%是指向妇女、儿童的。进入老年期以后,“老化”是老年期突出的生理特点,各器官生理机能明显衰退,犯罪行为中的“攻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一些老年人将犯罪对象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反抗能力较弱的儿童、妇女。如69岁的尹某某,利用其亲侄儿、侄媳外出打工,7岁的侄孙女由祖父母照看之机,采用哄骗等方法将其侄孙女多次奸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4、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特殊性,使得老年人犯罪采用的手段也与众不同,他们很少采用暴力等进攻性强的犯罪手段,而是采用教唆、诱骗、窝藏等具有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如63岁的王某某伙同他人诈骗案,王某某与杨某某、刘某某等人共谋,由刘某某提供1万元假美元,王某某冒充杨某某的舅舅,在杨家,杨向受害人介绍王某某系其舅舅,王亦称其父亲在国民党时期保存下来有一箱美元要兑换人民币,并用假美元骗取了受害人信任,后以1:5的比例骗得受害人人民币5万元,王某某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万元。
二、老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
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犯罪分子自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等主观原因外,还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家庭因素。
老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1、从文化修养方面看,违法犯罪的老年人一般文化低,修养差,这同犯罪行为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由于文化有限,他们道德缺失、行为失范,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犯了法还不知道。如前面提到的尹某某,他交待因为与其兄(被害人爷爷)素有矛盾,奸淫亲侄孙女是为了报复其兄。
2、从心理和生理特征方面来看,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迟暮感、失落感,思想颓废,尤其经过更年期后,产生强烈刺激欲、占有欲,他们思想狭隘,性情暴躁,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如63岁的廖某某,因其子与邻居罗某某发生纠纷挽打中,想到平素与罗某某有过矛盾,即上前持铁铲朝罗某某头、肩部等处乱打,致罗某某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死亡,最终廖某某因犯故意伤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3、受腐朽思想影响,利欲熏心,有的老年人不注重晚节,认为能捞一把就捞,叹息人生如梦,崇尚金钱和享乐主义,追求吃喝玩乐,无视国家法律,为了获取金钱和物质享受导致犯罪。如60岁的舒某,其子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死刑且已被执行。一日,舒某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一包毒品海洛因,他没有吸取其子的教训,只想到还可以卖点钱来供其享乐,于是,他伙同别人也干起了贩卖毒品的勾当,法网恢恢,自己也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关爱较少。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期,精神充实,有事实上的追求,生活有一定压力,能够抵制或无暇顾及外界不良影响。随着年龄增加,体力下降,子女成家另居,对老人过问较少,甚至有的老年人无经济来源,生活无着落,使得老人晚年生活孤苦寂莫,单调乏味,特别是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有心事无处倾诉,有困难得不到帮助,感情脆弱,极易产生犯罪冲动。如70岁的孤寡老人梅某某,因其所饮用水井被别人猪圈粪水污染不能饮用,经多次与对方交涉及向有关部门反映未得妥善处理,一日,梅某某到他人家水井去挑水又被阻止,心生怨恨,逐采用在他人水井投毒方式进行报复。
2、社会刺激因素增多。一些地方的影剧院、录像厅等娱乐场所,街头巷尾的书籍、报刊等不良文化泛滥,针对老年人的娱乐方式、场所相对较少,一些终日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沉迷于其中,老年人性犯罪案件中,大多数是受到淫秽文化的侵蚀。无法自拔,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农村“空巢”现象,使老年人犯罪有了可乘之机。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加剧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的外移,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孩子、妇女和老人,这给老年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
1、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共同关爱老人。基层村社组织,要加强老年协会的建设、指导,以老年协会为纽带,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有益身心的健康娱乐、体育活动场所,充实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其生活充实,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应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就老年人因夫妻之间、子女之间的家庭矛盾以及邻里之间矛盾加以妥善调解,及时排查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犯罪的目的。
2、打击与教育并重,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突出打击重点,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以伸张社会正义,震慑犯罪,以案说法,教育老年人学法,懂法,用法,认识犯罪的危害性,自觉抵制犯罪,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报纸、电视、电台等部门给予老年人正确的舆论引导,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使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3、完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对老年人享有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但由于有些条文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为此希望能尽快制定出譬如《预防老年人犯罪法》、《老年人犯罪处罚法》等,以便形成我国老年人保护性法律的完整体系,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要及时给予救助,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制裁,让全社会都来共同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从而减少老年人犯罪率。